123414235456301432729726  

台灣食用油市場揭密  責任編輯:柯旭泰 (澳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營運長)

 
 
針對目前的食用油市場,由於政府沒有制定嚴格配套與法規,加上廠商唯利是圖的道德淪喪,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供應鍊結構下,消費者數十年來幾乎被當白老鼠般的餵養,導致多年來慢性病與癌症罹患率逐年升高。
在此我們茲將當前市面上的不肖廠商伎倆揭露如下,供大眾檢驗與注意:
 
 
首先是小編認為罪大惡極,食用有違建康的第一類廠商:
 
一、使用回收油再精鍊成食用原油:廠商收回回收油後,利用精鍊方式脫酸,脫色,脫臭,脫味成透明清澈的原油基底,再加上5~10%的原成份油脂,混合成食用油包裝上市,其回收油之可能混合各類動物油(甚至是屍體),餿水,工業用油,皮革….等重金屬雜質,即使經過高溫精鍊其衛生與安全仍是堪慮,而其中可能隱藏致癌物更是令人髮指。通常由於此類油之於生產時會產生大量異味,與大規模環境汙染,通常產地來源多為中國大陸,越南等較偏僻等東南亞國家。
 
再來是小編認為屬於詐欺之"廣告不實"第二類廠商:
 
二、使用劣等油脂,經過加工後重新包裝成高級油之出售。
ex.大統長基使用綿仔精鍊油,添加銅葉綠素後混裝高級冷壓初榨橄欖油牟利;或者是在歐洲許多橄欖油廠商使用精鍊橄欖油(甚至是果渣油)添加5~10%真正冷壓初榨橄欖油,以特級冷壓初榨(Extra Virgin )橄欖油名稱包裝出售。(這樣的廠商在歐洲ex.義大利;西班牙屢見不鮮,歐洲當局防不慎防並多次對各國海關部門提出警告,其不法獲利甚至與毒品海洛因相比不遑多讓….)
 
 
三、利用消費者不瞭解油品市場,以似是而非的名詞混淆欺騙消費者:
 
1、Light Olive Oil(淡橄欖油):此即所謂的"Refined Olive Oil" 當油酸>=3.3時,(特級冷壓初榨規定為0.8)橄欖油等級屬燈油級橄欖油,國際橄欖油協會評量為不適合人類食用,不肖廠商即採用再精鍊方式將油脂脫酸成人類可食用的油脂,但經過精鍊過的過程中,不僅把超標的遊離脂肪酸"脫"去,也同時把橄欖油獨特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全部一併去除,所以消費者等於只是吃進一堆熱量罷了。
 
 
2、廠商全面收購農場壓榨完畢後的"果渣"(我們澳洲莊園果渣都是充當農場肥料,但有許多業者會採論"噸"出售),果渣壓榨完畢後還會有約3-5%的出油量,廠商以化學藥劑直接萃取,重新包裝成Light 橄欖油出售,但由於使用化學藥劑萃取,其會殘留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國際橄欖油協會判定為Refined Pomace Olive Oil 或Pomace Olive Oil,並"不”建議人類食用,但目前台灣的CNS標準並未規定禁止此類食用油。
 
 
3、Pure Oilve Oil(純橄欖油):使用上述Light Olive Oil 或Pomace Olive Oil 添加10~30%不等的Extra Virgin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重新包裝以"純"橄欖油出售,混淆消費者視聽。
 
 
4、使用上述Light Olive Oil 或Pomace Olive Oil ,另添加10~30%不等的Extra Virgin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重新包裝以"Extra Virgin"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出售,謀取高額暴利。(此方式是目前市面上最多使用方式,據澳洲橄欖油協會經過兩年測試歐洲40個品牌106種進口橄欖油發現,百分之七十七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是造假的!! )
 
 
四、其他食用油之"眉角":
 
1、冷壓初榨"天然A尚好":冷壓初榨可保存食用油的不飽和脂肪酸,但由於使用冷壓方式的出油率可能不及使用化學或高溫精鍊的效率好,且大量製造成本差距甚鉅,所以市面上大致只有不到2-3%的食用油是真正使用冷壓初榨方式萃取。
 
 
2、所謂的"調和油"真正好嗎?:廠商廣告說得天花亂墜,"使用五種優質天然油脂,調配而成…"其比例與成份均無進一步公佈,在廠商凡事以成本考量的原則下,此等"混油"通常都是使用其中最便宜油種充當大量基底,其他較優質油種比例應該少的可憐,所以小編認為與其購買此等標示不清的調和油,不如使用來源較明白的單一油脂。
 
 
3、100%"純" 葵花油,芥花油,其實卻是100%葵花精鍊油和100%芥花精鍊油,廠商拼命標榜葵花與芥花仔的優點,問題這些油是使用精鍊方法而成,一但精鍊後,試問這些種子的營養成分還剩下幾成??事實上一桶2公升的葵花油賣您不到200元,其中還要加上通路與廠商管銷與利潤,您真的期待它可以給您什麼樣的優質食用油嗎??
 
 
4、食用油內含黃麴毒素問題:大多廠商業者都是使用進口的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小米油…其實這些食用油的原料來源是否經過檢驗與認證,都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憂,黃麴毒素(aflatoxin),也稱作黃麴黴素,是一種有強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常由黃曲霉及寄生麯黴等另外幾種黴菌在黴變的穀物中產生,如大米、豆類、花生等堅果與五穀,是目前為止最強的致癌物質,加熱至280℃以上才開始分解,所以一般的加熱不易破壞其結構。進入體內後,黃麴毒素主要在肝臟內代謝,也是導致肝癌的主因。
 
 
 
5.基改黃豆問題:台灣幾乎99.5%以上大豆油是採用基因改造黃豆,台灣黃豆幾乎全靠進口,基因改造比例高達九成。近年來基改作物風險證據日增,農藥殘留、致過敏可能與營養差異,也讓食品安全亮起紅燈。把關者受制國際壓力,業者礙於成本限制,消費者囿於科技高牆,視而不見,竟使國人陷於長期充當白老鼠的不明危機當中。
 
結語:其實台灣的食用油環境與市場混亂由來已久,甚至早在四五十年前就是這樣,由於台灣食用油環境攸關一年近300億的市場產值,每家廠商在追求低價成本的同時,早已將使命與道德拋諸腦後,在激烈競爭的紅海裡,大廠挾著經濟規模的優勢帶頭去研發如何Cost Down,逼著其他小廠只好跟進,或遊走法律邊緣鋌而走險,台灣食品界流行一具行話"反正幾十年來都這樣,吃不死人的",事實上目前的油品食安爆發,只是冰山一角,消費者只能求自保,這也是小編攥寫這篇文章的用意。
 
 

 

截錄於澳利康生物科技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allwelcomebiotec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lwelc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